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170.刚才与我交谈的灵人来自其星球的北部。后来,我被带到来自西部的灵人那里。他们也想调查我是谁,是哪种人,并直截了当地说,我里面除了邪恶外什么也没有。他们以为这样就会阻止我靠近。我意识到,这是他们与所有到他们这里来的人搭讪的一种方式;但我蒙恩回答说,我十分清楚这一事实,他们里面同样除了邪恶外什么也没有,因为每个人都生在恶中。因此,凡出于世人、灵人和天使,如出于他自己或他的自我之物无非是邪恶,每个人里面的一切良善皆来自主。他们由此意识到,我掌握真理;于是,我被允许与他们交谈。然后,他们向我演示了他们对人里面的邪恶和主里面的良善的概念,它们如何被彼此分开。他们将一个放在另一个旁边,以致它们几乎相接,但仍保持各自的特性。然而,它们仿佛以一种我无法描述的方式被捆在一起,好叫良善引导邪恶,约束它,不叫它随心所欲地行动;良善就这样将邪恶朝它所渴望的方向弯过去,而邪恶对此毫不知情。他们以这种方式来表现良善对邪恶的控制,同时表现自由的状态。
后来,他们问主如何在来自我们地球的天使面前显现。我说,祂在太阳里面作为一个人显现,被太阳的火围绕,这太阳的火就是天堂天使所享有的一切光明的源头。它所发出的热是神性良善,所发出的光是神性真理;这二者都来自神性之爱,也就是所看到围绕那太阳里面的主的火之表象。然而,这太阳只有天堂的天使才能看见,天堂之下的灵人看不见,因为比起天堂天使,这些灵人距离对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的接受太过遥远(参看40节)。对他们关于主和祂在来自我们地球的天使面前显现的问题的回答被恩赐给他们,是因为这时,主乐意在他们面前显现祂自己,并恢复被他们所抱怨的恶灵所扰乱的次序。这也是为何我被带到那里的原因,好叫我见证这些事。
4373.“雅各再三地求他,他才收下了”表源于真理之良善的这情感通过神性良善所激发的情感被注入。这从4364节以来所给出的解释清楚可知。雅各求他进一步证明了由神性良善在良善里面所激发的对真理的情感本身(参看4366节)。在详细论述这几节所论述的对真理的情感之前,要知道,尽管这情感看似源于真理,因而存在于真理里面,然而它并非源于真理,而是源于良善;因为真理若不凭着出自良善的东西,毫无生命可言。它似乎源于真理的表象好比肉体里面生命。事实上,这生命并不属于肉体,而是属于灵魂,然而也不属于灵魂,而是经由灵魂从生命的最初源头,也就是从主流出,无论它看似如何属于肉体。它还好比镜中的像,这镜像看似在镜子里,实际上是从外面进入的形状的反射。
对那些将心思局限于历史细节的人来说,的确很难看出这些话和之前那些话的内义具有这样的性质;因为他们会思想以扫和雅各,思想提前送出的礼物;殊不知,以扫代表属世层里面的神性良善,雅各代表要在那里与神性良善结合的真理。他们也没有意识到,以扫和雅各的友好对话在此表示由良善激发进入真理的情感。然而,当世人读到这些历史细节时,天使绝不会理解为历史;因为天使只有属灵的概念,并没有其它概念。对他们来说,历史意义会转化为这种属灵概念。天使的思维就是以这种方式对应于世人的思维。正是这种永恒的对应关系使得圣言成为神圣和神性;因为字义在上升到天堂的过程中会变得属灵,甚至一路上升到主那里,在此变成神性。这就是灵感。
10154.“作他们的神”表在教会里主的同在,以及祂进入真理的流注。这从“作他们的神”的含义清楚可知,“作他们的神”是指主的同在和祂进入真理的流注,进入真理是因为在旧约圣言中,凡论述真理的地方,主都被称为“神”,凡论述良善的地方,都被称为“耶和华”。这也解释了为何天使被称为“神”,因为他们是来自主的神性真理的接受者,还解释了为何在原文,神被称为复数形式的“耶洛因”,因为真理很多,但良善只有一个(马太福音19:16, 17)。凡论述真理的地方,主都被称为“神”,凡论述良善的地方,都被称为“耶和华”(参看2586, 2769, 2807, 2822, 3921, 4287, 4402, 7010, 9167节);天使被称为神,是因为他们是来自主的神性真理的接受者(4295, 4402, 7268, 7873, 8192, 8302, 8867, 8941节);在圣言中,主就是耶和华(参看9373节提到的地方)。主被称为“永恒的父”,以及神,这一点明显可见于以赛亚书:
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政权必担在祂的肩头上。祂名称为神、勇士、永恒的父、和平的君!(以赛亚书9:5)
同一先知书:
必有童女怀孕生子,祂的名要称为以马内利,就是神我们同在。(以赛亚书7:14; 马太福音1:23)
“我要作他们的神”在此表示主的同在和祂进入真理的流注,这一点从以下事实也明显看出来:“我要住在以色列人中间”表示主的同在和祂经由良善而来的流注。因为在圣言中,凡论述良善的地方,也会论述真理,因为天堂的婚姻,也就是良善与真理的婚姻存在于圣言的一切细节中(参看9263, 9314节提到的地方)。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